岁月的长河使我这个不想长达的孩子随着后街一起轻盈摇荡在这无情的世界里,细数一下幸亏有这六张唱片陪伴,记得第一次结果同学手中的《Backstreet's Back》回家,当时的我不太喜欢Everybody这种风格,老感觉恐怖,但到了As long as you love me,我又有些许感觉,感觉到这几个人的和声很协调,还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当时的我和她一起在厨房忙晚饭,我们坐下吃饭时All I have to give响起来了,瞬间Nick的声音被卷入我的耳膜,我从没听过这种由雌性很特别且不太出众的嗓音,又经过了几首我当时觉得不太出众的歌,突然来到了Like a child的世界里,Brian Litrell 的天籁之音在整个屋子回荡,就因为这首歌上我彻彻底底喜欢上了他们。从此我便开始了我的后街之旅,誓言一起成长永无背叛。
高考前夕,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每天的生活毫无新意,总有种难过加恐慌的感觉------那几年的初中美好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时光真的不会倒流?我把<never gone>放进CD机。《西伯利亚》这首歌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一个纯真而孤独的灵魂才寻找在等待自己内心多年的向往。更感动的是,Brian在前四张唱片里一直担任第一主唱的位置,这次专辑由于尼克的原因,几乎很少献声。
好不容易在《Crawling back to you》中听到了他久违了的声音,依然温暖浑厚加清澈,与以往不同的十多了几分沧桑的嘶哑。这才是陪我走过多年的乐队,我看着他们长大,他们也看着我长大。经过岁月的磨练,这张唱片无疑是我迄今为止认为的后街最优秀的天籁之作。我喜欢这张唱片。
就像神话一样,我没在国内上大学,而是来到了墨尔本。07年年末,05年《Never Gone》后的新作《Unbreakable》诞生,这张里我听出了些许感动,尤其是《Something that I already know》,感觉四人的后街宝刀不老,继续上路,依旧生猛有力。但必须说的是,比起Never Gone还差许多。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有幸见到我多年的偶像,我亲临现场,在举办澳网的体育馆---Rod Laver Arena,他们从没在我家乡开过演唱会,我要感谢爸爸妈妈给我创造了这个条件来到这里。我深深地记得那晚我几乎是站着看完整场演出的,唱了一晚上,那些老外都纳闷---怎么这个亚洲小孩会这么多歌。我看的时候,眼前时不时地浮现出过去的经历,多少年了,13-20,我也大了,他们也是。最后压轴表演---Shape of my heart, 退场时我伤感的招了招手。再见!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见到你们,希望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