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男孩中国歌迷会.DNA.2019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5|回复: 6

[转帖]中国传媒NBA报道新闻客观性的缺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0 00: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转自ILOVEKOBE

什么是“新闻客观性”?

首先需要解释一个概念:新闻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是西方新闻学界和媒体记者耳熟能详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该遵守客观事实,要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主观想象。

这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简单,谁不知道?但可能知道怎样在新闻采写中真正落实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的人并不多。其实,伴随着新闻客观性原则,西方新闻界制定了很多相关的采写规则。比如,官员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写新闻的时候哪些内容需要直接引用?哪些内容可以一笔带过?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记者没有遵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主观臆测、信口雌黄,那就等于是误导民众。

新闻客观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都把新闻和评论分开。新闻和评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这在中国新闻界少有区分。新闻意味着记者必须客观地反映事实,减少自己的主观想象;而评论不同,评论常常由专家、高级记者撰写,允许有自己的主观倾向,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基本上可以畅所欲言。但评论员必须署名,同时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样本分析:中美NBA新闻比较

现在,我们就以美国和中国的NBA新闻为例,采用样本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我采用的美国的NBA新闻大多来源于yahoosports,中国的NBA新闻主要采自几个门户网站。看看两国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落实存在哪些差距。

以下是近几天yahoosports的新闻样本:
Clips even series with Suns, win 114-107
快船和太阳系列赛战平,比分114-107
Wade has 31, Heat take 3-1 lead on Nets
韦德31分,热火3-1领先网
Rasheed: Pistons will win Game 4, series
拉希德:活塞会赢下系列赛第四场

显而易见,前两个新闻只是陈述了比赛事实。第二个标题作者挑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比赛亮点(韦德31分)作为标题的一部分,无可厚非。虽然这意味着有主观成分,但并不会误导受众。第三个标题似乎有些过分,你记者怎么知道活塞能赢第4场?但大家注意,前面有人名——这是引用队员的原话,虽然这些话语本身是非常主观的,但记者转述话语作为新闻,新闻本身是客观的。

当然我承认有些西方记者的评论文章是非常过分的,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但那是评论,不是新闻。

再看中国NBA新闻。首先,中国的NBA报道从来不把新闻和评论分开,一个标题栏内揉了一堆东西,哪个是新闻哪个是评论不打开好好看看完全不知道。这是一种原则性错误,而目前中国所有的门户网站几乎全部是这样。下面看一组具体的例子:

科比已成湖人不安定因素 若仿效前辈将自请交易(新浪5/14)
全面表现反衬小飞侠无能 詹姆斯成科比学习榜样 (新浪5/14)
湖人下赛季将重建球队 奥多姆与"状元"面临被交易(新浪5/9)
科比扬言两年后夺总冠军 禅师称王朝复兴仍需时间(TOM5/10)

第一则新闻是新浪记者原创,当然属于评论,这里不讨论——虽然内容让很多人并不认同。第二篇文章是翻译(不支付版权费的),原文内容基本上翻译得比较准确,但原作者从来没有在文章中提到小飞侠“无能”的字样,新浪的记者凭什么在标题加上这两个字?你怎么知道作者认为科比“无能”了?那恐怕是你的思想吧。第三篇文章也属于翻译,但完全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中确实有提出要调整阵容的意思,但从来没有肯定奥多姆和布朗会被交易。文章内容再次被我们的记者“笔头强奸”。第四篇文章是典型的“中国式NBA新闻”,科比确实说湖人有希望在两年后夺冠,但那不是什么“扬言”。“扬言”一词含有贬义,完全是记者自己的主观臆测。之所以叫这种新闻叫“中国式NBA新闻”,是因为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因为中国的词汇非常丰富,而且很多词语含有感情色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误解。“扬言”一词让人觉得科比是一个非常狂妄的人,实际上当时科比的语气是谦逊的。这就属于新闻词语误导受众。

下面再来列举中国NBA报道中的一组新闻(纯新闻):
姚明主场迎战76人 火箭有望横扫对手
火箭马刺半场结束 姚明赏帕克火锅
姚明常规赛最后一场显霸主威风 火箭五分险胜掘金

看到这些新闻,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说这些记者不是在写新闻,而是在说相声。第一则新闻,你记者怎么知道火箭能够战胜76人?第二则又是“中国式NBA新闻”,虽然反映了比赛实况,但“赏**火锅”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对帕克而言带有贬义。第三则新闻更离谱,首先,你凭什么说姚明是“霸主”,有多少公众认为姚明是“霸主”了?第二,“显...威风”,到底有没有显威风不是你记者应该在新闻中评价的,想夸姚明还是去写评论吧。

上述列举的例子都是很微观层面上的分析。从宏观角度说,中国新闻客观性的缺失表现得更明显。比如一味地吹捧姚明,报喜不报忧,这些大家都深有体会,就不赘述了。

新闻客观性的原则在宏观层面上有很多体现,但在微观上同样明显。应该说目前中国NBA新闻的客观性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微观层面上,也就是用词、标题、文章内容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非常常见,不胜枚举。报纸的新闻稍好,电视第二,网络新闻最次。

无耻?无知!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是因为记者道德低下,故意要自己YY造成的。实际上,除了部分记者别有用心之外,大多数记者还是有自己的道德约束的。我认为,中国NBA新闻界的现状更多地是因为记者本身的专业素养低下所造成的。你去问问门户网站的新闻记者,对于“新闻客观性”,他们可能略知一二,但他们有经过专业训练吗?他们有像美国记者那样把新闻客观性原则具体落实到一个一个词汇本身吗?换句话说,这更多地是知识的问题,而非道德的问题。
发表于 2006-5-20 11: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06-5-20 1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长的....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6-6-2 1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这么一说,的确觉得中国传媒NBA报道有点..........
发表于 2006-6-4 07: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总是很夸大其辞,自古以来就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ilovekobe那地方真是强,强的我都不太去了
发表于 2006-6-5 1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媒体不知识对NBA,对所有的都是这样的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街中国

GMT+8, 2025-2-3 01:03 , Processed in 0.163557 second(s), 8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