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男孩中国歌迷会.DNA.2019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5|回复: 10

[其它] 咏梅诗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1 17: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以后的咏梅,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林和靖《山园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之一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陆游《梅花绝句》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南朝·谢燮《早梅》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唐·杜甫《江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齐己《早梅》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唐·王适《江上梅》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唐·刘禹锡《庭梅咏寄人》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崔道融《梅花》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唐·庾信《梅花》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唐·萧纲《雪里觅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唐·蒋维翰《梅花》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宋·陈亮《梅花》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宋·张耒《冬日杂兴 》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宋·苏轼《赠岭上梅》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宋·朱熹《墨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宋·杨万里《钓雪舟倦睡》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宋·萧德藻《古梅》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宋·张道洽《瓶梅》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苏东坡《红梅》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早 梅》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白居易《新栽梅》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赵秉文《墨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 王冕《白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元·王冕《梅花》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元·元淮《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元·段克己《忆梅》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元·冯子振《西湖梅》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元·冯子振《鸳鸯梅》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明·唐寅《题画》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明·方孝孺《画梅》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明·陈道复《画梅》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明·陈道复《画梅》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明·薛暄《梅花落》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李清照《玉楼春.红梅》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渔家傲》

西 山 探 梅

(清)吴 翊

虎 山 桥 头 太 湖 曲,花 为 银 海 山 为 玉。

湖 船 岁 判 梅 花 租,花 开 便 抵 湖 田 熟。
我 来 系 船 南 溪 边,晴 空 无 雨 山 无 烟;
只 有 白 云 三 十 里,模 糊 隔 断 山 中 天。
笋 舆 侧 入 似 无 路,矮 篱 窄 径 相 回 旋。
粘 衣 不 嫌 花 雾 重,压 帽 更 爱 花 枝 偏。
前 迎 后 送 迷 远 近,豁 眼 倏 上 山 之 巅。
熨 斗 岩 边 路 幽 仄,长 旂 岭 外 连 西 碛。
十 家 五 家 无 别 种,千 树 万 树 同 一 色。
微 分 螺 黛 嶂 扑 青,遥 夺 琉 璃 波 涌 白。
山 林 更 上 莲 花 台,枝 枝 玉 叶 当 门 开。
一 掷 凡 躯 众 香 国,十 年 面 目 惭 尘 埃。
使 君 仙 尉 如 可 唤,芳 魂 古 魄 何 悠 哉。
梅 花 不 老 青 山 在,姓 名 清 绝 留 苍 崖。
吴 侬 爱 花 乏 花 趣,但 贪 狂 赏 铿 清 句。
寒 花 谢 客 似 有 言,好 劝 幽 人 为 少 驻。



梅 花 诗

(明)高 启

琼 枝 只 合 在 瑶 台,
谁 向 江 南 处 处 栽。
雪 满 山 中 高 士 卧,
月 明 林 下 美 人 来。
寒 依 疏 影 萧 萧 竹,
春 掩 残 香 漠 漠 苔。
自 去 何 郎 无 好 咏,
东 风 愁 绝 几 回 开。
  


真适园梅花盛放

(明)王 鏊

花 间 小 坐 夕 阳 迟,
香 雪 千 枝 与 万 枝。
自 入 春 来 无 好 句,
杖 藜 到 此 忽 成 诗。
  


泛 湖 观 梅

(清)宋 荦

细 雨 春 波 远 浸 天,
梅 花 烂 漫 满 溪 湾。
烟 中 人 语 村 前 树,
雪 里 鸡 声 隔 岸 山。
画 桨 每 侵 疏 影 瘦,
芳 樽 浑 带 冷 香 还。
决 胜 雪 夜 寻 安 道,
归 路 渔 灯 照 醉 颜。
  


探 梅 绝 句

(清)赵 文 哲

东 崦 连 西 崦,
扁 舟 十 里 遥。
冷 香 吹 不 断,
知 近 虎 山 桥。
  


邓 尉 看 梅

(清)洪 嘉 植

停 舟 策 杖 屡 攀 跻,

石 路 初 消 雪 后 泥。
竹 径 参 差 逢 野 寺,
人 家 一 半 住 花 溪。
寒 生 夜 磬 行 来 远,
天 压 春 山 望 处 迷。
万 树 香 风 偏 渡 水,
莫 厘 云 断 两 峰 西。
  


此 游

(清)龚 自 珍

舟 到 西 山 岸,
寻 幽 迤 逦 斜。
居 然 六 七 里,
无 境 不 烟 霞。
遂 发 石 公 寺,
定 过 神 女 家。
云 和 风 静 里,
已 度 万 梅 花。
  


虎 山 桥

(清)汪 琬

新 柳 条 垂 著 水 齐,
画 桥 行 旁 虎 山 堤。
卷 帘 渐 觉 香 风 入,
一 路 梅 花 到 崦 西。
  


竹堂寺探梅

(清)沈 周

竹 堂 梅 花 一 千 树,
晴 雪 塞 门 无 入 处。
秋 官 黄 门 两 诗 客,
珂 马 西 来 为 花 驻。
老 翁 携 酒 亦 偶 同,
花 不 留 人 人 自 住。
满 身 毛 骨 沁 冰 影,
嚼 蕊 含 香 各 搜 句。
酒 酣 涂 纸 作 横 斜,
笔 下 珠 花 湿 春 露。
只 愁 此 纸 卷 春 去,
明 日 重 来 花 在 地。
发表于 2008-2-21 1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收藏了。
发表于 2008-2-21 17: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可是我不懂欣赏
发表于 2008-2-21 17: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那么多啊
发表于 2008-2-21 20: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了毛爷爷的 [s:25]
发表于 2008-2-22 00: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AJ的拐杖于2008-02-21 20:29发表的  :
少了毛爷爷的 [s:25]
毛爷爷那也算?
我总把“它在丛中笑”
.....
[s:29]


以后发贴请注意用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谢谢
发表于 2008-2-22 1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话有些不地道了。改改吧。
发表于 2008-2-22 1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叫梅,咏我吗? [s:10]
虽然觉得文字优美,但自小不喜欢学古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8: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梅,我曾爱慕过一个女生叫红梅
发表于 2008-2-22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的诗我真是一首都没有见过啊  
慢慢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街中国

GMT+8, 2025-2-2 04:33 , Processed in 0.038738 second(s), 8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