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男孩中国歌迷会.DNA.2019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5|回复: 32

[八卦] 张宏民《新闻联播》中打嗝 网民:他不是故意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19: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宏民直播中打嗝截图




《新闻联播》主持人又出错了!前晚,张宏民在《新闻联播》播音过程中打嗝的视频被网友发上网。这已不是网友第一次给央视主持人“找碴”了。记者昨日采访了央视方面,他们表示不会因此处罚张宏民,而主持人则表示,出了错要学会原谅自己,也欢迎观众善意的批评。

网友:生理反应,在所难免


《新闻联播》收视率高,挑刺的人自然也多,尤其是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前一分钟的错,可能通过网络视频很快被传播开来,但网友这样做也并非全都是恶意。

记者昨日在网友留言中发现,大多网友对于张宏民犯的错误都表示可以理解,“这跟职业素质无关,都是人嘛,难免会出现生理反应”;“他也没有想到会打嗝啊,有些难为情,但绝对不是故意的”;“不要大惊小怪,很正常”,发视频、浏览视频的观众,也都是因为八卦好玩而已,并不是恶意的要爆主持人的糗。

央视:不会为此处罚张宏民


央视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被网友逮到错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记者昨日从央视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央视不会因为此事处罚张宏民,“主持人也是人,谁没有生理情况啊,这又不是因为主持人业务问题出现的意外,也是难以避免的。”“那张宏民会不会因此受到批评或者处罚呢?”“应该不会,他肯定不是故意的,况且主持人考核标准里面也没有因为主持人打嗝要处罚的规定。”

主持人:学会原谅自己

记者昨日采访了《新闻联播》早期的主播赵忠祥,他认为网络给观众了一个发表见解的便捷途径,“一方面主持人能够快速便捷地得到来自观众关怀性的反馈;一方面也给主持人带来很大压力。但这都是因为观众对这个节目的关注,节目细节处不够圆满,才会引发大家的反馈。这也会促使主持人更加努力地一丝不苟地为观众服务,让观众满意。”

赵忠祥认为主持人应该理解观众的挑剔,也希望观众提意见时都是抱着宽容的心态。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的主播魏哲浩则表示,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是必要的,太轻松反而会让播音的状态过于松懈。“主播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稿件,一点错都不出也不太可能。只能本着职业精神减少错误率。但如果出了错,主持人也要学会原谅自己,不能有思想压力,不然就会越来越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网民成“非专业监督”力量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春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民已成为一种“非专业监督”力量,“更多民间资源通过网络影响传统媒介,这里面有很多不可小看的精英,形成一股‘非专业监督’力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媒介作品的水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友越来越宽容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网友总是盯着严肃的新闻类节目“找碴”,却对娱乐节目比较宽容,有人因此提出,也许《新闻联播》可以考虑变得轻松点。王春全认为这是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式,“人类有自己对新闻媒介的期待和专业想象,这往往成为人们评断媒介产品的标准,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的类型特征不同,娱乐节目更多的是强调个性,而新闻节目则更多的是严肃的关注公共利益和健全社会,太娱乐化是不应该的。”本报记者

罗媛媛
发表于 2008-11-5 19: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民成“非专业监督”力量
---------------------------------
大家来找茬,找到了八一八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一定很高。
发表于 2008-11-5 19: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喷。...魏哲浩都出来了。.. [s:28]
生理反应嘛..很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个表情很好玩。
发表于 2008-11-5 19: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MS还有两个小酒窝 [s:20]
发表于 2008-11-5 19: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孩子
发表于 2008-11-5 2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下次打的时候再优雅点
发表于 2008-11-5 2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喝多點水才行
发表于 2008-11-5 2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联播收视率很高啊= =
从小最不喜欢看的节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街中国

GMT+8, 2025-2-4 06:49 , Processed in 0.049226 second(s), 7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