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男孩中国歌迷会.DNA.2019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徒上班ing

[新闻]上海地铁坠亡乘客血液中含毒品 正改进屏蔽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7 22: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就不应该是好事了.......不管做没做坏事
发表于 2007-7-17 2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s19] 这种事情肯定很噢错的。。。不要知道了。。。
发表于 2007-7-17 22: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米饭 的帖子

还埋单来。。。如果他真的属于强行上车。。。最多只能拿到点人道补偿
发表于 2007-7-17 22: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米饭 的帖子

饭姐真聪明,连这一层都想到了[s20]
发表于 2007-7-18 11: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one 于 2007-7-17 22:21 发表
路易斯是地铁公司内部的,问问他吧
反正我觉得,德国的设计者们也有一定问题

不过再烂也比2号线好[s19]



实际上2号线是所有线路中最好的
就是当初设计时没给站台预留安装屏蔽门位置
所有的车全是德国进口,国内组装的
哈哈
发表于 2007-7-18 1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去上海就因为那个门,我和朋友一个上车了一个没上,
想想后 怕,如果想这个人一样,,,,,
发表于 2007-7-18 1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京深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 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

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为什么省掉站台门?

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关键在于长期养成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发表于 2007-7-18 1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Alone 的帖子

分析得有道理[s03] [s03]
发表于 2007-7-18 1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口!借口!借口!不要脸的地铁公司不要脸的XXX!
发表于 2007-7-18 14: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cathy1206 的帖子

说得对!地铁公司本来就黑得很,什么酒啊毒啊,还不都是晃子,为的是减轻公众对此事的震惊,意思就是说:“死的不就是一个瘾君子么,所以损失不是很大的,我们的屏蔽门不存在太大安全隐患,用不着改进,赔钱?想也别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街中国

GMT+8, 2025-2-4 06:05 , Processed in 0.030876 second(s), 4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