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男孩中国歌迷会.DNA.2019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69|回复: 129

[原创] 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1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Y    HOMETOWN
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百,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自己介绍。迪庆是由 维西[我小时后的家乡]  中甸[现在] 德钦[我父亲的老家,过年时候回去,实话说,过年在村落里过,真的很丰富,有很多好玩的,原生态的,包你满意,当地人是最热情的,真的,随便一家都很客气,他们会很热情的接待你到他家做客,味道可口的酥油茶,纯正的牦牛干巴,让你为主人的手艺攒攒不觉,这里是个不能错过的地方]。现在来介绍在香格里拉的风景。
    香格里拉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梅里雪山虎跳峡碧纳帕海[依拉大草原] 碧塔海 等等。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Meri Snow Mountain)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称呼。


                                                                 地理位置】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为6740米,位于东经98.6°,北纬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线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享誉世界。


[                                                                      【自然风光】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贡寺、衮玛顶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民都要前来朝拜,有浓郁的藏族习俗,是人们登临探险的旅游圣地。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冗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迪庆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仅有太子十三蜂,还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种雪域奇观。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恰冰川可谓最壮观的冰川。此冰川从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长达8公里,宽至500多米,面积有73.5平方公里。此冰川号称世界上少有的低纬度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丽江葵花宝典里描述,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落更是保存完好的原始藏族村落,值得一去。

      卡瓦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为神奇壮观。因其为雪水,从雪峰中倾泻,故而色纯气清;阳光照射,水蒸腾若云雾,水雾又将阳光映衬为彩虹。雨崩瀑布的水,在朝山者心中也是神圣的,他们潜心受其淋洒,求得吉祥之意。雪山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异木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宝。高山湖泊清澄明静,在各个雪蜂之间的山涧凹地、林海中星罗棋布,且神秘莫测,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风唤雨”的效应,故而路过的人几乎都敛声静气,不愿触怒神灵,完好、丰富的森林则是藏民们以佛心护持而未遭破坏的佛境。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982.htm#][/url]【冰川】  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四条大冰川,属世界稀有的低纬、低温(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冰川,其中最长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带,绵延11.7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为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亿立方米,是我国纬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现代冰川。每当骄阳当空雪山温度上升,冰川受热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体轰然崩塌下移,响声如雷,地震山摇,令人心惊魄动。
      
      然而目前,由于全球变暖和游客过多,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剧,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这种状况令当地居民及专家们担忧。   





大家去的话,一定要去冰川看看,还可以骑马。风景很好。
                                                                  虎跳峡
虎跳峡距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城60公里,这条峡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虎跳峡峡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临峡一侧山体陡峭,几乎是绝壁,无路可寻;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86米,临峡一侧山坡稍缓,这一侧有一条简易的碎石公路,贯通全峡,公路上方还有一条步行小路。
      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离公路边的虎跳峡镇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
        中虎跳离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满天星”礁石区是这里最险的地方。百米峡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惊涛拍岸。
      从中虎跳过险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纵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这里接近虎跳峡的出口处,是欣赏虎跳峡最好的地方。
      在云南省丽江境内进入虎跳峡,应从丽江县的大具乡进入,这里实际上是虎跳峡的下虎跳地段。经中虎跳、上虎跳达迪庆州的桥头镇,前往大具乡游赏虎跳峡,在丽江地区汽车客运站购票,票价约23.5元。虎跳峡门票30元。



[                                                                                   地理
      虎跳峡在由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从丽江到虎跳峡镇坐车将近三个小时。湍急的金沙江流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峡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峡景观,相传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当年尧茂书的探险队就曾经在此漂流,虽英雄壮志未酬身先去,此地却因此而名声大振。

      还有一条上山的路可以进入虎跳峡景区,在这条路上还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虎跳峡壮丽景色,这是一条被当前驴界人士最看好的一条徒步旅游路线,这条路在哈巴雪山一侧沿大峡谷前行,在虎跳峡一段有一个高标被命名二十八拐,据说国外的旅游书上早有详细地记载,因为外国人喜欢徒步旅游。因为国内的旅游团到不了这里,所以知之者甚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现在只有走这条茶马古道了。

      “在大云江的尽头,数百米宽的江面陡然收缩成十来米的激流,两块巨石隔岸矗立,相传,老虎从这里跳跃过江。流不尽的云江水从这下面轰隆隆地落入地下,只须一分钟左右的地下奔腾,再见天日时已经属于异国。

      正午的太阳照亮了落水洞幽暗的深渊,撞碎的浪花闪现出七色的彩虹。任何落下去的物体都会在一瞬间变成齑粉。这埋藏在在荒野里的美却比名山大川更震动我的心魄。阵阵风过,仿佛老虎刚跳过去,还把威风凛凛的长啸留在涧底”
呵呵,我中学时,离得很进,5    6公里吧




                                                                          碧塔海
  

我觉得,风景还没实际的好看,你去了就有所感触。
                                                                        碧塔海
    碧塔海位于中甸县东部,距县城25公里。保护区以碧塔海为中心,总面积840平方公里。碧塔海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藏语称碧塔海为"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碧塔海素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历史上曾经是被水淹没的凹陷地带,第四纪随西藏高原强烈抬升形成目前高原面貌。

相传天女梳妆时不小心掉了镜子,镜子破碎形成了许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块镶有绿宝石的最美的镜片。另传说这便是《格萨尔王传》中所提及的"毒湖",湖中小岛是岭地英雄格萨尔王镇压魔鬼的地方。此外,姜岭大战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胧,岭国的骑士们追敌误入湖中而被淹没,转败为胜的姜国认为这是碧塔山神护佑的结果,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庙宇。

碧塔海因没有任何污染,鱼类资源保存得较为完整,其中有一种中国生物学家命名的“碧塔重唇鱼“,竟有三个嘴唇!它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留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了。此外,每年的6~7月份,人们在碧塔海还可看到一种独特的景观"杜鹃醉鱼",这是因为杜鹃花叶含有微毒,落到水面上后,被游鱼吞食,就使鱼如同醉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碧塔海特有的奇观。另据说林中的老熊也会趁月色来捞食昏醉之鱼。著名作家冯牧曾描写了这种景象,从此碧塔海"杜鹃醉鱼"的景观就扬名于世。

碧塔海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圣水",她所以神圣,皆缘于这里的山水风光神奇宏伟的自然显现了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和众生颂扬佛经的景象。藏传佛教"吉祥八宝"按宝瓶状吉祥八瑞图,分别为宝瓶、妙莲、法轮、金鱼、吉祥结、宝伞、胜利幢和右旋白螺。

"湖中之岛"是碧塔海富有特色的又一景观。碧塔海由四周山上流下的绢绢细流汇成,水清如镜,恬静安谧。湖中有一孤岛。乘船至岛上,小岛路径曲幽,芳草袭人,花香鸟语,一片天籁之音,使人想起蓬莱仙岛。湖的四周长满了杉树和杜鹃,春夏之季,杜鹃花竞相开放,如一美丽的花环镶嵌在岛上。当杜鹃花谢附入湖中,湖中的游鱼食后醉昏,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水面,游人可不劳而获。这就是有名的"杜鹃醉鱼"奇景。春夏之季,奇花芳草争奇斗艳,隆冬时节,一片金黄,牛马羊群,相戏其间,风吹草低,一片藏地风格。

碧塔海的四周都是大原始森林,林中有贝母鸡、红脚鸡、白鹇、野牛、马鹿、猕猴、云豹、猞猁、松鼠等许多动物。

    碧塔海意为栎树成毡的地方,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以东35公里处。湖水常年澄澈碧绿,清丽不俗,湖中栖息有许多珍禽名鱼,主要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还有被生物学家称之为"碧塔重唇鱼"的珍稀鱼类。
   在香格里拉众多湖泊之中,最美的要数碧塔海,以自助游经验而言,需安排半天时间,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这一圣湖之美。
   交通:到碧塔海可在香格里拉县客车站乘车,票价约20元,也可在所住的宾馆包车前往,普通夏利100元,可坐4人。
   前25公里通公路,先乘车至双桥,后7公里须骑马或步行至碧塔海边,每匹马租金约50-60元。这样在路上来回就需3小时,加上游览碧塔海,整个游程需花上大半天。
                        
  


香格里拉的环境保护
“香格里拉是‘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带,也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林区,植被非常丰富。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高海拔地区,生态非常脆弱,树长得很慢。也就是说,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非常重大,既有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的战略意义,又有保护脆弱生态的作用。”

  1998年以前,用木头盖房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而香格里拉县有半年时间在零摄氏度以下,每人每年用于烤火的薪柴约2 立方米;同时,这里木材生长期长,木质好,原木一立方米能卖1000多元,板材每立方米能卖到1500~2000元之间。那个时候,香格里拉几乎人人以木材为生,财政收入也多来自林业。

  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结束了香格里拉县靠伐木挣钱的历史,国家出台法规,严格禁止包括香格里拉县在内的长江上游地区砍伐天然林。禁令一出,许多地方的财政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

  伴随着对禁伐政策的坚决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也落户在香格里拉。云南省植树劳模廖春花说:“我们现在是‘斧锯入库、锄头上山’,很多原来的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种树人。”

  除了不靠砍木头挣钱,在其他方面,也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潘玉凤告诉我们,明年迪庆州将举行5周年州庆,县政府从外地买来雪松,而不是就地取材,用更便宜、更漂亮的云杉妆扮县城。

  不让砍树了,县里财政收入如何增长?农民收入如何增长?

  为了叫响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县里编制了全县的旅游总体规划,严格要求以规划为龙头,先规划、后开发,科学分配旅游资源,划分了5个不同特色的旅游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了全县旅游东环线,把沿线的著名景点虎跳峡、白水台、碧塔海、属都湖、天生桥等景点连成旅游黄金线,并扩大外延,修建香格里拉至德钦、维西公路。此外,逐步规范旅游行业的管理,对景区环境保护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目前,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云南省旅游产业一块响亮的招牌。禁伐至今,旅游总收入翻了一番,一步一步走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老百姓也因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尝到了甜头。

  在香格里拉,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要真正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要着眼长远,舍得放弃眼前的经济利益,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介绍下独克宗古城
时下还难以出现解释古城的权威。因为这座古城的历史过往,已然如水中月、镜中花,许多故事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深深地散藏在更多古城人的心中,而许多与时间相关的谜魅则藏在地下。
  在我的家乡,寺院的金碧辉煌和民宅的朴素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的理解里,是百姓受宗教的熏陶,内省精神在起作用,自觉地与寺院拉开距离,把寺院奉作当然的引导。因此,心中的朝拜与肢体形式上的朝拜都有了一个地理上的坐落,也有了方向:到寺院去。
  宗教的崇奉与酥油茶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走进格里拉古城,民宅与街巷的素面朝天之感就扑面而来了。一段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会有许多坑坑洼洼。仔细看,地上的条石还留有马蹄痕。
  这些是茶马古道上马帮的杰作。他们没有想到,极其自然的艰辛与劳苦,会在新一轮的文明时空里,营造旅游的情味。
  有人说香格里拉古城就是按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其实这是很难完全对应的。贴近真实的说法应当是,我们的先人努力要按佛经中的理想王国来构建家乡,但实际的体现,只是藏传佛教对当地民间文化产生的影响痕迹。理想是理想,生活是生活。两者虽然彼此浸染,都各自有明显的领域。
  在这个地域之外的人看来,这里很是另类,仿佛提前迎合了一些当下流行的词汇,酷、Yin什么的。其实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海拔、雪山、草地、大江大河、高山湖泊、民族、宗教以及牦牛,还有就是与一切地域一样的生存需要。
  这里离天很近,相对低海拔的人说,这里的人每天生活在半天云里。
  这里是地球上最奇异的三江并流地区的腹心地带,立体地貌呈现得大起大落。植被丰裕、物产独特。  
这里的人,痛苦与欢乐同时写在脸上,歌声与舞蹈随时随地。
  这些曲曲的路、这些断壁残垣,它们珍藏着历史,诉说着悲欢。它们幽忧婉娩的要告诉你,有三点必须体会到,千年古城旧貌依然、藏族的过去摆在眼前,古城的特异源于它生长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古老的草原文明,是茶马古道的需要使古城变成了你所看见的样子,于是古城里各民族和谐的音符在四面八方流淌。
  来到这里的人,你们迢迢而来,与我们有缘了。
  扎喜德勒,扎喜德勒! 晚上可以去跳脚,呵呵,老外都有很多。

        虽然没有丽江的古城好,气派,但各有各的风格。


      转经桶,夜晚很好看的,你还可以去上面转3圈,保吉祥。                      这个我啊福叔叔建的,以前和我老爸关系很好,但我老爸调走以后,就没以前联系多了,,商人就是商人,以后我有钱,我整个比他这个好呢,,气死他,[s:31]

哈哈,,我老爸在起呢,他正在看去哪里租家餐厅,要弄个藏餐厅,到时候我去做小老板拉,哈哈[s:10] 还有,我打的酥油茶有好喝哦。[s:29]

很和祥哦,

藏民家访

现在是香格里拉的县城(现在找不出什么特点的,放假回去我自己拍了么,在发出来哦,很有特色的
                                                                            白水台
  白水台位于中间县东南三坝白地行政村境内,占地约 3 平方千米,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纳西语称白水台为拜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其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钙经阳光照射发生分解反应,形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物,不断覆盖地面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熔岩地貌。

上去很好看,水很清澈。

  
来自香格里拉旅游的消息,一群来自上海的朋友,近日在建塘镇的赤尼村过上了一个有意思的藏历木鸡年新春。他们说,在有晶莹飞雪的香格里拉过大年,才能真正了解藏民族独特的春节民风民俗。去了丽江,就能体会丽江旅游的不一样,同样的云南旅游,不进民间去了解,就不是真正的旅游。是呀,玉龙雪山束河古镇丽江古城和泸沽湖是好,不过,没有了民族特色,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海的张先生说,旱在春节前,他就在《解放日报》的网站上看到了迪庆“欢乐香巴拉”迎春民俗文化活动的预告情况。于是,他就邀请了单位上的同事,一起租车前往建塘镇看过究竟。他们发现,在春节前几天,传统的
香格里拉
农家就忙起来,这里藏家春节既有与其他民族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风格。
  除夕时,藏族人家都要摘去屋顶上去年的经幡,找一根竹竿,重新挂上红、黄、蓝三色的经幡布,据张先生住宿的扎西家讲,红者敬太阳,黄者敬佛,蓝者敬天。他们大都在初二这天,全村人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带上礼品,逐一到本地活佛家拜年。春节期间,大凡心里有所希冀的村民(以年青人居多),都要到神山去一次。这些习俗都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张先生在过年期间,跟着扎西的儿子,天未亮就出发,一直爬到山顶,在上面燃起松柏枝,挂上了他自己购买的经幡。他还在山神的石刻像前悄声说出了自己来年的心愿。
  张先生的同事小徐、小李一提起藏家的除夕和初一就眉飞色舞。她俩说,在吃了最丰盛的年夜饭“诺来伞旺”后,主人家还捏了团米饭,加上一块肥肉,给狗吃,并用肥肉、撒松毛、核桃、干桃子、各种油炸食品宴请火塘神。她们兴趣盎然地在午夜喝了主妇煮好的放有红糖、碎奶渣的青稞酒。初一鸡鸣后,她们就与主人家端着香炉、五谷、钱币等,去争抢“头鸡水”。她们带来的两个小侄子,对藏家人过年张贴春联、燃放鞭炮、敬门神、灶神、做客等汉族也有的春节习俗发生了兴趣。他们后来在独克宗古城的老人家那找到了答案。原来,作为茶马古道重镇,旧时每年腊月开始,藏族马帮、商人就要到
丽江、鹤庆办年货,所以香格里拉
藏族的春节就有了浓郁的汉文化的色彩。
  春节期间,上海的客人对州委、州政府举办的老年人团拜会上,有那么多的各族老人喜气洋洋参加了聚会,而且一位百岁老人还宣布了“欢乐香巴拉”活动的开幕,印象十分深刻。他们认为,这些都是
香格里拉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摩梭人虽无婚礼,但对命名和成年礼却甚为讲究,其仪礼习俗很是奇特有趣。

  孩子降生的当日或第二天,家里便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了。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一早太阳出来,母亲就左手抱着婴儿,右手拿着镰刀、一根麻杆、一页喇嘛经书,走出房门来到天井院里,让婴儿沐浴一会日光。在摩梭人的传说中,太阳是一位女人,有了太阳才能万物生长。

  孩子出生后,拜拜太阳,便能得到太阳的保佑, 健康成长了。至于母亲手里拿的镰刀、麻杆、经书,都是驱鬼逐邪的武器和神圣之物。在他们看来,麻杆是长矛的象征。

  待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要为之举行隆重的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而在这以前,男孩女娃都只穿麻织的长布衫,而不穿裤子、裙子的。女孩子的"穿裙礼"开始时,家人先让姑娘一只脚踩在猪膘肉上,一只脚踏在盛了稻谷的竹箩上,右手握锡子、串珠、耳环等装饰品,左手捧麻纱、麻布,以示从此有吃有穿,能纺善织,生活幸福。

  这时,手捧裙子的祖母,先把裙子在女柱上挂一挂,表示家门又有了顶梁柱、再往房门上摔打几下裙子,以示打掉了不洁和邪秽,并向孩子说些祝福的话。随后,母亲为女儿脱去旧的麻布长衫,为她穿上新上衣和美丽的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

                 [香格里拉美食小吃香格里拉餐饮美食介绍(香格里拉)
 迪庆居民以藏族为主,因此,饮食多为藏族风味,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糍粑、酥油茶、青稞酒。游客可以到藏民家中就餐,顺便体验当地民风民俗。
  中甸县城的餐饮以云南及四川、藏式的餐饮为主,县城内各式餐厅很多,游客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餐厅。四川及云南菜比较相似,较辣,云南的米线、粉丝等都可以吃到;藏式菜以当地出产的牛肉为主,还有各类藏族小吃。如糌粑 (“糌”读Zhan 音)、酥油茶、青稞酒、大饼等。
  另外还有各类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酒店内都能提供各类各地方的特色餐饮。
  中甸的消费比较低,而虎跳峡的消费比较贵,虎跳峡的特色餐饮主要是当地的土鸡,还有金沙江的鲜鱼等,一定要先问好价格再点菜。
  总之前往中甸,在吃方面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各位自助旅游者尽可放心前往。
  特别介绍:红木风味小吃餐厅,位于和平路,龙风祥大酒店附近,有各类藏式小吃,比较干净,价格公道。
  藏族餐饮介绍:
  藏族同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尝地道的地方菜肴,定会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获得从未有过的享受。
  糌粑(“糌”读Zhan 音)
  糌粑是藏胞的主要食品,形似内地的炒面,可分为青稞、豌豆、燕麦糌粑等。藏胞无论下地劳动,上山放牧,出门旅行,都要随身携带糌粑。吃时,往碗里倒些糌粑,另少量的酥油,冲茶水食用。糌粑携带方便,又是熟食,在地广人稀、燃料缺乏的地方,的确是一种物美价廉实用方便的快餐食品。糌粑的做法是:选好青稞、豌豆或燕麦,淘洗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即可。吃时还可放入奶渣或白糖,用适量茶水或青稞酒调好,然后用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搅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吃时也用手往嘴里送。
  酥油茶
  在九寨沟藏胞家中,酥油茶壶从早到晚都煨在火塘上面,任何时候,都可以喝到又香又热的酥油茶。
  酥油茶营养丰富,香醇可口,并有提 神、滋补作用,深为藏族群众所喜爱。其制法是:在浓茶中放入适量的酥油和食盐(有奶汁、鸡蛋、核桃更佳),置于特制木桶内反复搅拌融合而成。将打好的酥油茶倒入壶内加热1分钟即可饮用,切忌煮沸。
  奶制品
  九寨沟一带群众习惯养奶牛,牛奶很丰富。从春至秋,鲜奶源源不断流入牧民家的奶桶内,人们用它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奶制品,日常食用的主要有奶酪、奶渣、奶皮、酥油和酸奶。奶酪是用提取过酥油的奶水加热、发酵,挤出水分制成的。把奶酪装入毛布口袋里,进一眇挤压去掉水分,摊干晒干,即为奶渣。将鲜奶盛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奶的表面即可渐渐凝成味捍可口的奶皮。提取酥油的方法是:先将鲜牛奶稍微加热,倒入一个1米多高的木桶里,桶里有个像活塞一样与木桶内壁间的尺寸相等的木杵,可以在桶内上下滑动。鲜牛奶倒入酥油桶后,用力上下抽动木杵,边疆上下抽打上千次后,牛奶就分离成奶油和奶水,黄色或白色脂肪质自动漂到表面,然后阍这些油脂捞出,揉成团状,放入清水冷却,就成了块状酥油。
  酸奶的制法是: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作发酵剂,温度在30摄氏度至40 氏度之间,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凝结成像嫩豆腐一样的块状,并产生一种芳香的气味,这就是酸奶。
  酸菜
  到藏胞家作客,评价一般都要请你吃酸菜汤。酸菜 了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胃酸的分泌,起有条有理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有条有理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感冒。
  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一般的蔬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再加一点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酸菜了。藏胞们一般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做得最多。
  青稞酒
  青稞酒色微黄,酸中带甜,有“藏式啤酒”之称,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欢度节日和招待客人的 上品。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评价要端起青稞酒壶,边斟三碗敬献客人。前两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评价。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酒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青稞酒的制作很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微下降后,趁热拌上酒曲装入罐内或木桶里,封闭起来,使其发酵。夏天只需两三天,冬日经过六七天,注入凉水,将容器盖好,再闷一二天,青稞酒就酿成了。                                 
                                香格里拉酥油茶(这个是重点哦)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制作时简单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盐和精制和香料,用搅捧上下反复搅打成水乳交融状,即可斟用。饮之,色香味美,回味无穷。在藏族的饮食结构中饮用酥油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饮三次茶,有的甚至多达十几次。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许多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会觉得异味难当,而咬咬牙喝过几次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   (是的,我也会打,呵呵,还很在行的哦)
这只是一部分,欢迎大家来。来哈么,来找我拉,当你们导游[s:29] 还有免费门票哦`[s:2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08: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没人喜欢,,,晕死。。。
发表于 2008-5-18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哇~感动,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想去却有心无力啊!只要有人去过我都心存艳羡……LZ好运气,出生在这么有灵气的地方
发表于 2008-5-18 1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香格里拉``神话一样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11: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呵呵,你们这么说拉,有机会去看看,很好呢。
发表于 2008-5-18 1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想去是蓄谋已久滴……能不能给个建议,什么时间去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14: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你想看风景最好时 是冬天吧,,但太冷了,夏天气温很好,不热也不冷,你想想吧,
发表于 2008-5-19 09: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小时候去的中甸。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个时候,游人不多。一切都好~~~~~~~去了碧塔海,骑马,有很小很小的一块沼泽。无尽的绿色,森林。
梅里雪山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的吧~~~~

顺便给个提议~如果去中甸,顺便把丽江,大理一起去了吧,一条线。关于丽江~去住束河吧~ [s:34]

再来个提议~~还是冬天去好吧~~人不多~~~~~而且便宜 [s:20]
发表于 2008-5-19 22: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谢谢你们~~我又过来问问题了。不知道去那里大约多久比较合适?就像LS说的,我也想把香格里拉和丽江大理一网打尽。
还有,我特别怕人多,很商业化的地方,大概因为我从小就在都市生活,审美疲劳了。几次慕名去什么古镇村落的结果都很失望,全民都被旅游业俘虏了,整个变成了商业街,生活变成了做秀。想知道香格里拉这几年以来名声越来越大,原生态保护的还好么?
顺便问一下,楼主你现在在哪里?
发表于 2008-5-22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遗失的地平线-Shangrila  [不断更新中。。。]

额。。。你这图文编辑。。。有点小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街中国

GMT+8, 2025-2-3 03:47 , Processed in 0.039723 second(s), 8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