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票房潜力已经可以看到。在7月17日首映的三周前,不少午夜点映场的票已经销售一空。
MovieTickets.com的副总裁说,根据他们网站的同期销售成绩比较,《黑暗骑士》影票的买卖情况比去年《蜘蛛侠3》好太多,高出了八倍。而《蜘蛛侠3》当时可是创下了首个周末1.5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或许,新的票房记录即将诞生?
而根据目前已出的影评,也几乎是一边倒的叫好声。艺术和商业双赢的电影,正是我们影迷的追求。拣来两篇Emanuel Levy和Todd Gilchrist的文字,给大家做一个暗夜的preview,也给自己解馋——
黑暗、冷酷、鬼魅又梦幻,《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绝非“卓越”二字可以形容。它很可能是你在今夏甚至一整年里,看过的最好又最可怕的漫画英雄改编电影。
至少高出《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两级,这部续篇代表着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最成功又最成熟的作品。而且提醒你,他可是好莱坞少数几个从来没有拍过烂片的导演之一。作为电影人的第一个十年以来,从他那部短篇、低预算又节制的黑色片《追随》(Following),到那部聪明又机智的后现代主义黑色片《记忆碎片》(Memento),再到有着精彩表演和熟练制作的《失眠症》(Insomnia),再到视觉狂想曲《致命魔术》(The Prestige),诺兰继续在完善他的技巧,并正处于巅峰。他是一个独特的导演,对他来说,更大的规模、更大的预算和更先进的特效,只会造就一部全面更好的影片;而对大多数导演来说,却是常常相反。
在观看首映后的第三天,我的脑海里依然萦绕着视效画面和那些愤世嫉俗的对白,尤其是“小丑”说出的那些。希斯·莱吉(Heath Ledger)对其华丽而恐怖的演绎,应该为他自己赢得一尊奥斯卡,或至少是一个提名。在角色黑暗又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和其歹毒的本质中,莱吉的演出远远超越了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在1989年第一部《蝙蝠侠》(Batman)里的卓越表现。掂量一下这句台词吧,“你要么死为英雄,要么生为恶魔”(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become a villain),这句话在电影里重复了好几次,并成为了电影中的笺言。
和所有《蝙蝠侠》系列的电影相比,包括由蒂姆·伯顿(Tim Burton)和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单独或联合制作的前四部,《黑暗骑士》无疑是在技术上最令人叹服,在基调上最令人共鸣的一部,是一部完全符合盛行于后9/11世代的恐惧和偏执的电影。
有着更丰富的剧本,更丰满的人物,更丰厚的潜台词,这部《侠影之谜》的续篇重新把导演兼剧本创作者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再造“布鲁斯·韦恩”/“蝙蝠侠”的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聚到一起,以及他忠诚的团队成员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作为创作者,乔纳森(Jonathan)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剧本是基于诺兰和大卫·S·高耶(David S. Goyer)的故事改编。兄弟俩加倍了主要角色的数量,加入了吉姆·戈登警长(Jim Gordon)(Gary Oldman扮演)和新任的地方检察官哈维·丹特(Harvey Dent)(Aaron Eckhart扮演),两者都将尽力帮助蝙蝠侠对抗和摧毁哥谭市的犯罪组织。这次在选角方面的精明在于,电影制作人选择了玛吉·吉伦哈尔(Maggie Gyllenhaal)来扮演片中唯一且极其重要的女性角色:蕾切尔·道斯(Rachel Dawes)。而在上一集里,这个角色被凯蒂·赫尔姆斯(Katie Holmes)演绎得非常苍白。
故事叙述的组织原则是三角关系,或者是三人一组的关系。至少片中有四个这样的重要三人组关系。首先,是韦恩-蝙蝠侠/阿尔弗莱德·潘尼沃斯(Alfred Pennyworth)/卢修斯·福克斯(Lucius Fox);然后是爱情三角关系:韦恩-蝙蝠侠/哈维·丹特/蕾切尔·道斯,但是不可争辩的是,最令人着迷的关系:韦恩-蝙蝠侠/“小丑”/吉姆·戈登。
和官员合作的“绝佳”三人治安,最初被证明十分有效,但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成为了正在崛起的犯罪主谋“小丑”的猎物。他令哥谭市陷入混乱,并强迫“黑暗骑士”几乎跨越善恶的界限,跨越作为一个正派英雄还是作为一个残酷暴警的界限。
“坏”的,大部分是罪犯的人物也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头领是“小丑”,还包括纳奥尼(由Eric Roberts献上回归演出),他是这个城市的犯罪组织的领袖之一,以及刘(秦汉),他是一个亚洲商业巨头。
几乎每个角色都有两面,和/或经历过内心的冲突。尤其是哈维·丹特,这个新任的地方检察官。他最初是哥谭市的白衣骑士,却最终变成了“两面人”,一个面容严重变形的人,强迫性地只被一个目标所驱使,那就是复仇。这让他(在类似的精神方面),更亲近于“小丑”。
在主题方面,诺兰的两部《蝙蝠侠》电影之间的差异简直大得不能再大。在《侠影之谜》中,他为这个系列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把这个传奇角色带回到他的本源,重新构思了亿万富翁工业巨子布鲁斯·韦恩为什么以及怎样变成神秘的罚罪者——著名的“蝙蝠侠”。相反的是,在远更有意思的《黑暗骑士》中,诺兰回归到了蝙蝠侠的剧集中,且该片的中心角色已经全然打造成型。《侠影之谜》那个从心理层面营造的冗长结尾,已经暗示了该系列影片可以继续的光辉前景,而这部新片则完全履行了这种愿景。
新的故事集中在蝙蝠侠的存在如何改变了哥谭市,而且最初并非一定是被改变得更好。2005年的那部电影暗示了冲突扩大的威胁,因为在追击该市的犯罪组织和破坏他们的利益的时候,蝙蝠侠将激起黑社会作出更大的回敬。换句话说,这是他在哥谭市的义举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他把这种结果故意或无意地带向表面,从而也模糊了绝对正义和绝对邪恶之间的界限。最后,这个新的故事更加复杂,在道德上更加的暧昧,也有了很多既定义“英雄”又定义“恶棍”的灰色地带。
挖掘身份的形成和演进过程,是所有诺兰作品里不断重现的主题,而在这里,它得到了特别引人的对待。就在蝙蝠侠开始祛除折磨哥谭市的犯罪和腐败时,讽刺的是,他所创造的真空却吸引来了甚至更强大的犯罪元素,后者认为这正是机会来接管这个城市的无主之地。
诺兰兄弟聪明地翻转了他们英雄两面之间的关系和对称。如果说第一部电影专注于角色的来源,专注于布鲁斯·韦恩如何从早年的受伤、恐惧、愤怒中演进成为蝙蝠侠,并坚决打击犯罪和腐败;那么在《黑暗骑士》中,蝙蝠侠则变成了一个全市警察和公民皆知的名流。尽管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其他人则想知道是否他造成的破坏比做出的好事还多。新类型犯罪的到来,提高了争论的赌注——要保护这个城市,就要对付新的敌人。
亿万富翁花花公子韦恩——带着他漂亮的汽车、美丽的女人以及冷漠的态度——不再是这个人的真我。就在韦恩戴上面具掩盖他蝙蝠侠身份的同时,却实际上是蝙蝠侠在定义布鲁斯的真实身份,而韦恩的公众形象却是一个他要戴上共生的“面具”。最初,你也许会想起,韦恩认为他能激励起哥谭市的正义,并能最终把他救世主的身份留在身后。但在这个版本里,他要开始忍受新的,更严苛的现实——他无法在当前轻易远离,或许永远都不能。
这个故事最危险的敌人是蝙蝠侠丑名昭著的世仇,“小丑”,这个疯狂而冷酷的魔王。在这个故事中,“小丑”是终极大恶魔,是和“暗夜骑士”一样庞大的图腾人物。这就给电影制作人带来了挑战,要去挖掘这样一个全然邪恶的角色,且他还有着歪曲的观念(实际上更多是生活的哲学)。或许遵循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里的坏人传统,“小丑”代表着无政府主义里最极端的形式,是一股混乱中诞生的力量,是一个没有目标的罪犯,不会被金钱和贪婪所驱使。在影片中的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镜头中,他烧掉了一座用现钞堆起的金山。作为一个大规模毁灭力量,他是真正的令人不安,无中生有。他最不被期待,却因自己谋杀成性而获得无比的快乐。
在被富于创造性的演员希斯·莱吉(这是他最后一个银幕角色)演绎时,“小丑”一角是多彩的、可恶的、危险的,带来了奇观和超常过度。莱吉全然投入,从相貌、身体到灵魂,竭力挖掘他作为整个人类中的一个孤独分子所具有的多重影响,挖掘他令社会秩序感到不安的恐怖行径,挖掘他怎样使用特殊的方式去夺走公民的规则、价值观、道德和人性,并让他们自己对付自己。
嗜好为破坏而破坏,包括后来的自我毁灭,“小丑”是一个不受任何规则和原则束缚的人物,一个完全没有道德的令人生畏的敌人。该特征把“小丑”直接放在了蝙蝠侠的对立面,后者却有着非常严格的道德规范来决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却被“小丑”所自私地利用。在“小丑”日益膨胀的影响之下,蝙蝠侠需要再度审视他的哲学,要保证在追击这个终极怪物的同时,他自身不会在诱惑之下变成一个怪物。这部电影问道,你打击邪恶和腐败的界限在哪里,拥有使用权力和渴望权力的界限在哪里,以及是什么定义了其它一些的品质。
在视觉、声效和音乐方面,《黑暗骑士》是一列超级豪华叠加的过山车。它有着多年以来美国动作电影里从未有过的最壮观场景。而且毫不令人惊讶的是,半打这样的场景是“小丑”和蝙蝠侠之间的狭路相逢,或“小丑”和其他罪犯之间的遭遇。
在这部电影里,蝙蝠侠对正义的追求也将他带上了一条奥德赛式的全球征程。他在香港的那段情节,将是最令人目眩的场景之一,这也标志着这个斗篷骑士第一次离开了哥谭市的疆界。
影片拍摄的执行,得益于诺兰和幕后顶尖创意团队的合作,包括两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摄影指导沃利·菲斯特(Wally Pfister,《致命魔术》《侠影之谜》)、奥斯卡提名的制作设计师纳森·克罗利(Nathan Crowley,《致命魔术》)、奥斯卡提名的的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怒海争锋:极地远征》)和奥斯卡获奖服装设计师林迪·海明(Lindy Hemming,《Topsy-Turvy》)。
那绕梁不去的音乐,则会让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都感到骄傲。该片配乐由奥斯卡获奖配乐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狮子王》《角斗士》)和七次获奥斯卡提名的詹姆斯·纽顿·霍华德(James Newton Howard,《迈克尔·克莱顿》《亡命天涯》)共同创作,两者在之前就曾为《侠影之谜》谱写过配乐。
从技术上讲,《黑暗骑士》中有六幕是用IMAX摄影机拍摄,包括开头的六分钟。这代表着电影制作的一次勇敢尝试。这标志着大型故事片首次部分使用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也就造就了两种格式的一次迷人结合。
文章的篇幅不允许我在此赘述传奇蝙蝠车的创造性再设计,它在《侠影之谜》中就有过现身;另外还有一部全新的蝙蝠摩托,这是个奇异、强力又重重装备的两轮机器,它其实不算一架摩托,而且可以在任何地形上奔驰。它的装备非常棒,且有怪物级别的卡车轮胎,两面都有武器:40mm加农爆炸弹、50口径的机枪、以及弹射铁钩枪。它主要在一段高潮叠出的追逐戏中显露身手,真的是精彩无比。
----------------------------------- 影评2:超越前作
如果说《黑暗骑士》是它这个类型片中最老道最有野心的作品,那么绝不是在夸张。在概念化、创作、演出和导演等方面,它超越了所有《蜘蛛侠》系列,甚至超越了它令人惊叹的前集。这部诺兰掌舵的《侠影之谜》续篇,是一部黑暗、复杂又令人心神不宁的电影,至少因为它把漫画英雄嫁接到真实现实的蓝图上,而非仅仅造出一个身穿弹性纤维服装的超人。而尽管这样的差别也许对那些引颈期盼斗篷骑士回归的人来说,并无大的不同,但我却可以在此说:《黑暗骑士》是迄今为止真正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第一部漫画改编电影。
克里斯蒂安·贝尔重新回来扮演布鲁斯·韦恩,这个亿万太少的夜间第二职业就是做蝙蝠侠。韦恩已能在这样过度的生活方式里游刃有余,他潜伏在他家族产业公司的边缘,而首席执行官卢修斯·福克斯(摩根·弗里曼)则主持着董事会。但当一个野心巨大的地方检察官哈维·丹特(亚伦·埃克哈特)走出来想要通过适合的法律渠道挑战哥谭市的罪恶团伙时,那个绰号“蝙蝠侠”的男人看到了希望,他可以不用再担任义务警察,而是能让一个真正有美德的人物来正面引导激励市民。
很不幸的是,蝙蝠侠在打击罪恶方面的成功,却给哥谭市带了新的问题,包括让罪恶大佬们形成了联盟,他们之前只是各自为政。同时,一个新的名叫“小丑”(希斯·莱吉)的对手,则被证明是特别的危险,因为他不仅想要推进哥谭市的黑社会事业,还要消除蝙蝠侠所保卫的自由和秩序的根基。在拥护丹特和伪装自己去伸张正义中分裂,韦恩很快发现他站在了十字路口上:要么成为哥谭市所需要的英雄,要么成为这个城市所必须的英雄。
《黑暗骑士》的伟大成功在于,它在这个片种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漫画读本的戏剧效果移植到了真实的世界里——此外,还精确检验了如果一个人决定身穿超级服装去打击世界的罪犯时,真正意味着什么。第一部电影当然暗示了这个可能性,将这个英雄和他的另一个身份猛然推进了一个韦恩的轻薄和蝙蝠侠的侠义都被鄙视的世界里。但尽管有着对如此不可能事件的真实世界版诠释,就如稻草人威吓的能力,但这依然是一个蝙蝠车可以很酷,高潮戏可以在高速列车上进行且炸弹不可避免要定时爆炸的世界。在这里,蝙蝠车几乎不能在第一次露面里幸存,除了表演一到两个酷得不能再酷的动作(这毫无疑问会让影迷激动不已)。它的替代品——蝙蝠机(Batpod)——成为了蝙蝠侠从一个犯罪现场赶到下一个现场的主要交通工具。
然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关于蝙蝠侠不只是一个身穿蝙蝠装的家伙,而是一个象征的构思。而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人——尤其是“小丑”——,都想要摧毁这个象征。就在蝙蝠侠的身份依然是秘密,而他的动机依然不为哥谭市民所了解的同时,他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希望,并代表着对正义的追寻——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代码——,这绝对威胁到了那些罪犯的生活方式。在让哥谭市陷入混乱,并检验蝙蝠侠自持的界限后,“小丑”不仅仅绞合死亡和毁灭,而且蓄意要破坏整个社会的哲学基础。与这种检验最相近的就是另一部漫画改编电影《蜘蛛侠》里的情感线。彼得·帕克的挣扎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个人化。而韦恩则不仅要找到维持住他道德方向的办法,还要考虑他的英雄主义给公众和罪犯本身带来的后果。
尽管所有这一切都听来高高在上——也确实是——,但诺兰则通过美丽的人性化词汇来检验这些主题,将他对“英雄”的检验投射进了他角色的理智与情感中。韦恩,在外表上比《侠影之谜》要较少一些挣扎,把丹特的崛起看作一个可以令他不再身穿侠服且可以让他与蕾切尔·道斯(玛吉·吉伦哈尔),——知道他秘密的女人——,重聚的机会。同时,丹特和他不时的搭档吉姆·戈登(加里·奥德曼)把蝙蝠侠的存在看作是一件好事,一个他们可以藉以执法,甚至有时可以超越法律实现更崇高目标的支点。当然,“小丑”想要毁灭所有的这一切,虽然这更是因为他把他的存在看作为蝙蝠侠式正义的黑暗道德所必然需要的对立面——或终极延展——,而不仅是因为电影反派有一套规则。毕竟,你还记得记得上一次哪部电影里,罪犯不只是简单的疯狂,而是对他卑鄙的行为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动机的吗?
或许因为有上一集成功的支撑,诺兰此次在《黑暗骑士》的故事讲述和拍摄技巧上走得更远,以创造出一种正在进行且可以触知的紧张感,这种感觉在整部电影的两个半小时的时长中,从来没有得到缓解。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而且诺兰首次使用IMAX巨幕摄影机来进行部分拍摄(那些不能看到这种格式的人将会感到遗憾),但他接下来却在一幕一幕之间营造起了一种鬼魅的氛围,并为暴力时刻的最终到来营造起期望。
偶尔,他会转用来自漫画书里的油腔滑调和俏皮台词,可却没有破坏掉一丁点的紧张之感;相反,这样的瞬间绝对必要,如此才能让观众不会完全屈从于“小丑”发热发光的疯狂。同时,之中的暴力场面很可能是我有史以来在PG-13电影中看到过的最强烈度,让我自己和其他很多人都在好奇这部《黑暗骑士》是怎么样避免被定为R级的。但更令人困扰的是,在每一幕中,都有如同黑云压顶且强度从不减弱的威胁。汉斯·季默和詹姆斯·纽顿·霍华德为“小丑”谱写的主乐章,听上去就像Ligeti的《Lux Aeterna》和《德州电锯杀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预告片中使用的金属刮擦声合而为一的交叉体,这加强了那种令人拳头紧握的紧张感,因为在任何时间里都可能发生任何事,哪怕他并没有在场景中出现。
就像其它很少几部基于传奇的电影那样,《黑暗骑士》看上去真的考虑过一切细节,不管是在概念上,还是仅仅在逻辑上。诺兰和他的兄弟乔纳森(他也帮助构思过《致命魔术》)真正挖掘进了蝙蝠侠的世界,翻开泥土,检验根络,以查找出可能的不足。就这样令电影更显真实的同时,他们的思绪还想到了如卢修斯·福克斯的巨大开支——就不提他那整个部门了——这样的事情,以及将如何和在哪里可以根据一份文件的痕迹查到。再一次的,这样的想法或次要情节,虽并不是大量的银幕时间想要表现的,但却简单地进行了揭示、解释和处理,仿佛一切都可能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
这一次,贝尔回来扮演的韦恩和蝙蝠侠,都是可以预料的精彩。他的表演,比在《侠影之谜》中的更有自信。尽管韦恩只是蝙蝠侠的一个必需的二级身份,但他在这部电影里却被更好的定义,也更加的镇静自若——即便他放纵地使用着他的信托基金。而且他明白站在什么地位上帮助丹特这样的人的价值,无论是他自己从财务上,还是蝙蝠侠从身体力行上。那些上一集里的原始演职人员也表现不错,所有人都能泰然地扮演着他们的角色,仿佛正是他们自己创作出它们的一样。奥德曼尤其创造出了一幅美德的肖像,即使暗藏的诸多怀疑,却总是能够轻易传达权威。
同时,在取代凯蒂·霍尔姆斯出演女一号后,吉伦哈尔为蕾切尔·道斯一角加入了真正的深度和活力,表现了她对布鲁斯·韦恩的感觉并非不求回报,而实际上基于真挚的感情和常识。而埃克哈特或多或少地结合了所有他在过去演过的不同角色——笨人、小贩、忠实伴侣——,而合而为一演绎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决绝人物:想要让一切更好,却不确定怎样以正确的方式达到目标。
最后,是莱吉,他的表演,我怀疑将成为很多分析家在将来数周和数月里激烈讨论的主题。他对“小丑”的演绎,非常坦白地说,绝非“超凡”二字可以形容。在电影的早些时候,他解释了他脸上的标志性伤疤的来由,你也许会担心电影制作人让这个疯子解释得太过容易,而希斯·莱吉,尽管他很有天分,但却没有能力突破。但当他第三次开始解释那些伤疤的来源时——每一次他都讲了一个不同的故事,——你会意识到莱吉娴熟地掌控了他自己的演技,并只在他最后寻找角色的岁月中才有机会让他挖掘大师的潜力。他扮演了电影世界里最权威的“小丑”,他拥有了这个角色,并达到了疯癫的的另一个境界:既可怕,又不可抵御。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和持续令人紧张的势头,因此使得该片只偶尔看上去像是一个系列的第二集。(有很多恰当的比较可以倒映出它的质量,如果它不能说超越的话,至少也是持平:《玩具总动员2》、《帝国反击战》、《教父2》等)。事实上,如此摄制优秀的电影,甚至电影的名字——或至少它的真实意义——看上去都会令其观众惊奇,并直到电影的结尾,它才被老练而富有诗意地解释出来。
我的一个剧本创作教授曾经告诉我,故事里发生的事,必须要令人惊讶却又可以预料,而诺兰在《黑暗骑士》里手法,则玩到了极致。他给了你正好想要的,但却做得如此精彩,以至于在看到事情发生时,你会无比的惊喜。《黑暗骑士》是一部伟大的艺术杰作,除此之外已经没有语言来形容,因为它超越了漫画电影制作和甚至优秀电影制作参数的边界。诺兰和他的团队所创造的,并不仅是一次令人颤栗的娱乐体验,也甚至不只是一部令人叫绝的电影,而更应该是一次对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以及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他们,以及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作出的实质上和哲学上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