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作文都只得了30多分,文笔也就这样了,大家凑合着看哈。等全部写完再修改下,上些图。
CHAPTER ONE 李阳-克里兹 疯狂英语
1999年,小学3年级的暑假。从我们这一届开始4年级要开设英语课了,妈妈从小姨那儿拿来一套李阳 - 克里兹疯狂英语的磁带套装说和我一起学英语。当时的那个疯狂英语厉害了,看介绍真是可以奉为神物啊……
就这样,我偶尔会听听磁带一,然后对照着小册子背一些句子,当时对英语完全没有概念,只看到介绍说“这个句子怎么怎么牛*”,然后用慢速,常速,快速三种方式重复一个句子。后来才知道当时的句子是如此的无语……
We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talk about.
We’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childhood.
……
貌似在切换AB面的时候,会出现一首外国人唱的歌,非常有节奏感或者说曲风非常清新,对于对音乐未知的我,也产生了一种跨越国界与年龄的共鸣,虽然我一点也不知道歌词是什么。我不知道歌手是谁,对声音的差别也没有概念,甚至以为是一个歌手唱的。
只是觉得好听,然后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哼唱。
PLAY
BACK
REPLAY
BACK
REPLAY…..
那年夏天,多少个美好的夜晚我就是枕着录音机度过的。
“I don't know what he does to make you cry….”
白天7点~8点去学游泳,然后飞奔回家看《成长的烦恼》四级连播,无聊时就玩主题公园、便利商店、仙剑……
真是孤单而美好的童年。
CHAPTER TWO 初 遇
先插播一广告:偶表哥,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身高182,年方28,至今未嫁…… 有意者联系我。
十年前的暑假——我终于遇到了他们。
在乐清的表哥上高中时,床头总是整齐地堆着一排排卡带,之前去他家玩对这些卡带也不感兴趣:有游鸿明、王力宏、那英、王菲、动力火车、水叮当、迈克学摇滚……后来还有神奇的《JAY》——那个时候可还没几个人知道周杰伦。
这一次不知为何我对那些卡带产生了兴趣,便细细翻看,试听。当那一盘磁带的第一首歌“Wow wow wow wow wow wow wow wow, yeah~~~~~~~~~hahahaha~”响起,我觉得有点意思,就把卡带盒里的海报拿出来看了一下,5 Boys,MS穿着橄榄球队服……有个金发西瓜头的小哥哥笑起来很可爱,中间的大哥哥眉毛好浓啊,旁边的哥哥脸型方方的,还有一个眼睛大大的娃娃脸哥哥,还有那个怪怪的……我默默地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后街男孩。还有Nick, AJ…
这时,一个潜意识的画面闪过我的脑海,我仿佛看到他们在唱那首歌——《疯狂英语》中的那首。于是一口气把整盘袋子都听了个遍,没有,有点小失望,但《No one else comes close》给我的印象挺深的。
所以,这张专辑就是《Millennium》了,而卡带似乎是盗版的……
所以,我开始成为后街迷的一员。
CHAPTER THREE 第一盒CD Black&Blue
千禧年已经过去,我也开始懂事了。陆续从表哥那搜刮来的几盒后街的卡带已经听烂。
那是一个满大街都是I WANT IT THAT WAY的年代。
而每当在大街上与熟悉的旋律不期而遇时,心中总有一股暖流涌动;当听到别人谈论BSB时,总是默默地停下脚步,暗自窃喜;当杂志上出现他们的报道,总会不动声色地将这一期买下。这就是所谓的追星吧,只不过是in that way, silently。
那时的想法很单纯,我,从今以后只听后街的歌,绝对忠诚,其他的一律Cut掉,不得不承认小时候我们的想法有时真的是单纯得可怕, 有时我甚至确定我的脑袋瓜不正常,因为直到长大后这种感觉仍能多少左右着我。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现在仍记得许多从前的场景,人,物;更真切的是仍能感知当时的感觉,还能让我感动,让我快乐,让我伤心,也让我困惑。
偶然一次放学后在文化宫看到了一家音像杂货店,没有零花钱的我便在妈妈下班时吵着要去看看,说要买后街男孩的专辑听,美其名曰“增加乐感”。
在这家“杂货店”里,店主翻出了那张碟,说这是CD,后街的最新专辑,我一看封面,怎么不是之前看到的有照片的那张,而且——封面太简约了,感觉怪怪的。不过这毕竟是自己买的第一张碟,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也期望那首歌的存在。
喜欢跟着《The call》手舞足蹈,喜欢跟着 《answer to our life》的节奏点头哈腰,喜欢拿《HDIFILWY》的假音飚飚。
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英语课外补习班。
刚开始还有点兴趣,上课有ZZR聊天扯淡,看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做对话什么的,后来失去了兴趣,便想要偷懒了。于是,在几次逃课成功之后就上瘾了,坐公车故意坐过站然后再后几站下车,再按原路慢慢地逛回家差不多3个小时……
而闲逛的时候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淘碟:只淘后街的碟,正版盗版、单曲合集、演唱会通吃……即使是只有微小的差别,我也会默默在口袋里斟酌一番然后选择买下。我喜欢看MV,但是总凑不齐几首歌,盗版里的总是随便剪辑配的画面。 《All I Have To Give》、 《Larger Than Life》的MV就颇费一番周折才看到,那时那个激动啊~
之后,MV合集,秘密日记,奥兰多啥啥啥的演唱会系数收集完毕……
一个人看的时候, 《Quit Playing Game》中的湿身露点镜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而MV和演唱会中穿着黑丝袜的女生和后街大跳艳舞,让我觉得很害怕, 甚至觉得It’s Guilty(我觉得自己是火星来的)。 直到现在我仍有此情结,不愿让自己觉得纯洁美好的东西沾染上尘埃,即使那些尘埃只是固执的牛角尖。长大了,即使经过了日本欧美“动作片”的洗礼,但内心仍留着一片空地存放着儿时的纯真, 不允许把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与那些产生联系。Sometimes I wish I could be a《Perfect fan》…
有一天不知哪来的兴致和勇气,我背对着大彩电,放着I want it that way,赤红着脸大声唱给妈妈听,而下一次就转眼到了大学。大概那时的声音模仿得还有那么点像Nick,所以有YY成为后街的一员吧哈哈。
淘碟的乐趣继续,每个礼拜学完小提琴之后,我会跑进车站旁的几家CD店里。
- Can I help you…?
- No, thank you, I just wanna have a look.
每到一处,瞥见了后街的专辑,我也就满足了。如果有新的版本上架,我也会把玩在手上仔细浏览一番,看看曲目,看看海报,然后离开。
练琴的时候我经常不务正业拿后街的曲子练练手——虽然拉主旋律毫无难度可言。
CHAPTER FOUR 如果你知道后街
-你喜欢听什么歌?欧美的呢?
曾经无数次问过别人,如果他们知道后街,那么在我记忆中会增加些许特殊的情结。
小学时和ZZ混得比较熟,那时我们俩搞了一个的小活动——体育知识问答,几乎每天都互相刁难一些NBA、足球的问题,然后还计算着分数。那一天我们在操场训练后走圈,我们聊起了音乐,他博览群歌,当然也有后街的,只是不知道歌名,他描述了半天,我大概知道他说的就是Larger than life吧,可是他说让我哼哼看是不是,我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呵呵。
突然想起猥琐的铁男哈哈(这句可删)。
这也算是一次跨越了好几年的极其幼稚的社会调查吧,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有许多是被MJ 、后街、超级、西城的POP领进门的(真囧)。 |